女,63
主诉:咳嗽2个月
舌淡红苔白腻,下睑淡红,脉沉弱,手微凉。
与寒热无关,清痰不脓不黄量不多。躺着不加重。一咳嗽喉咙干就要喝水。遇冷水时间长了也会咳嗽。
无口干口苦,饮水少,喜温,饮冷胃不难受。纳可,偶反酸,打嗝。大便一天3-4次,不成型,好解。小便可。
不怕冷怕热,出汗可,四肢可。偶头晕。眠可。
平时不易上火,不易拉肚子,不易感冒。
做过肝管结石手术后不易感冒了。
脱发问题已经被我攻克,外用洗发水+内服中药,疗效稳定,有兴趣的可以私聊询价。
咳嗽问题,许家栋在本次的荣成班又再次总结,详细描述了呼吸系统的类病,有需要的可以支持正版,去购买。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实现财富自由,等到时候就能经常找许师跟诊,到时候,技术肯定又能再次进步了。如果有小伙伴想近距离接触许师的话,还是得考广州中医药大学啊。
分析医案,先要分析主诉,主诉指引着处方的方向,以及最终的校准。然后分析与主诉相关的伴随症状,这个如果能问清楚,处方能瞬间缩小到具体的某一个系列的方剂群。然后分析表里寒热虚实等情况,以确定六经和四证。最终就是加减法,先确定大概发现,再用排除法来校准。基本上就能得出最终处方了。如果你觉得分析不出来,那么大概率是你对方剂不熟,或者是法度不熟悉,先熟悉了之后,再多做题,时间长了,也就会了。还有最重要的一定,就是不要中途放弃,坚定自己的信念,跟着经典经方,一条道走到黑。不要随随便便就放弃,去学其他流派的东西,想走捷径。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其他流派看着是捷径,其实和经典经方没法比,全是坑。
“与寒热无关”咳嗽与寒热无关,那就说明这个人的咳嗽不是表束引起的,麻黄法、青龙法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小了。“清痰不脓不黄量不多。躺着不加重。”痰量的多少与水饮是正相关的,如果特别多的话,会出现夜间躺下咳嗽加重,这时候就需要典型的除水药了。在这种急性的咳嗽情况下,即使患者有津虚,我们也是可以暂时性的使用茯苓的,急则治其标嘛,千万不能因噎废食。服饵法的水药,治起水饮来,力度就是很差。“一咳嗽喉咙干就要喝水。”这很明显是津虚导致的,如此我们就要看里位的寒热情况,如果里位以阳明为主,那么这个咳嗽就大概率是麦门冬汤的那种火气上逆。“遇冷水时间长了也会咳嗽。”这说明是表寒引动里寒,因为我们之前已经排除了表寒了。
“无口干口苦,饮水少,喜温,饮冷胃不难受。纳可,偶反酸,打嗝。大便一天3-4次,不成型,好解。小便可。”饮少喜温,说明是太阴层的可能性更大,反酸,打嗝,这是气证,大便的表现也是里虚水饮,里位整体表现为太阴为主,没有任何的阳明层面。“不怕冷怕热,出汗可,四肢可。偶头晕。眠可。”表位也是基本正常,看不出其他的问题。
下面就需要排除法:
不是水饮导致的咳嗽,排除茯苓剂。
不是表束表寒引起的咳嗽,排除麻黄类方。
没有明显的里热,排除阳明四法,排除厥阴病,少阳病。
没有明显的寒邪和卫(真)阳虚症状表现,排除附子剂。
急则治标,当下患者没有表现出虚,故排除补益剂。
那么本案的破局点在哪里呢?“一咳嗽喉咙干就要喝水。遇冷水时间长了也会咳嗽。”就在这里,与主诉相关联的症状,就是破局的关键。一咳嗽喉咙就干,说明咳嗽与津虚有关,那么对于一个太阴病来讲,太阴的津虚首先想到的就是生姜甘草汤去补益。这个人的喉咙干更多的还是津液不得上承,同时他的大便频数,也是中不制下引起的。所以我们更多的方势还是得放在中焦问题上,去补中制下。但是在补益的同时我们需要看到患者苔白腻饮少反酸大便频头晕等水饮层面的问题,不能补的太过反而助水饮,这种情况加点酸药进去,既可以酸泄水饮,又可以酸益津血,非常的合适。
处方:橘皮香豉汤x5付
橘皮48淡豆豉48生姜30半夏18桂枝12甘草6人参6
[原文]《医心方·卷第十二·治利后哕方第四十》:《范汪方》治大下之后,下止,呕哕,胸中满塞,水浆不下。
[组成]橘皮一两 人参一两 香豉一升(一方一两) 桂心二两 生姜五两 半夏三两 甘草一两
凡七物切,以水九升煮豉,取七升,去滓,纳诸药,微火上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苓桂味甘汤,茯苓不应该用。
桂枝厚朴杏仁汤,这个方子太过于攻表了。
千金橘皮竹茹半夏汤,为啥用竹茹呢?没有里热啊。
苓桂术甘汤,同样的,不应该用茯苓。
附子理中汤,不是少阴病吧,而且这个人表现的很虚寒吗?
厚姜半甘人参桂枝,很接近了,可以对比一下之前的医案。
前胡苓桂术甘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没有茯苓证啊。
千金桂枝厚朴当归汤,这个很接近,与本方的区别就在于解表的力度,千金桂枝厚朴当归汤解表力度更大,橘皮香豉汤对于中焦的温化和补益力度都更加强。
橘皮竹茹汤,和本方很类似,如果存在了虚热,那么就用橘皮竹茹汤。
反馈:服5剂后基本不咳,胃口稍好转,大便每天1-2次,成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安全证券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