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华昌中医
古中医防未病,保民众大健康。图片
罗医生你好。我家老公这情况说起来真让人头疼,他从年轻时候就不爱动弹,这几年更是变本加厉,下班回家往沙发上一坐就挪不动窝,周末能从早躺到晚,别说跑步健身了,就连下楼买个菜都得催好几遍。偏偏他还管不住嘴,顿顿离不开红烧肉、炸鸡腿这些油腻的,晚上总爱约朋友吃烧烤、喝啤酒,我说多少次 “吃清淡点”,他总说 “大老爷们吃点肉怎么了”,根本不听劝。
现在身体慢慢就不对劲了,最明显的是早上起来舌苔又厚又腻,白白一层糊在舌头上,有时候还发黄,用牙刷刷都刷不下来,嘴里也总黏糊糊的,没什么味儿。胃里更是难受,吃半碗饭就觉得堵得慌,像塞了团湿棉花,胀得半天缓不过来,有时候到了饭点也没胃口,勉强吃两口就撑得不行。大便也不成形,黏在马桶上冲半天冲不干净,他自己都嫌麻烦。更让人着急的是,他整个人越来越没精神,走几步路就喘,搬个空箱子都觉得累,说浑身像灌了铅,骨头缝里都透着沉。夏天别人穿短袖,他得套个薄外套,说总觉得有风往骨头里钻,手心脚心却又容易出汗,黏糊糊的特别不舒服。前阵子单位体检,查出血脂偏高,还有轻度脂肪肝,这才有点怕了,催着我来找您想想办法。
从中医角度看,以上粉丝这种情况其实早有定论。《黄帝内经》里说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长期不活动的人,气血运行会变得迟缓,脾胃的运化功能也会跟着减弱;而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过量的油腻食物会超出脾胃的承受能力,就像一辆超载的马车,时间久了必然会出问题。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将食物转化为气血,一旦它 “罢工”,吃进去的东西就不能正常消化,反而会变成 “湿浊” 在体内堆积。这些湿浊堵在胃里,就会让人觉得胀;附着在舌苔上,就会变得又厚又腻;渗透到筋骨缝隙中,就会让人觉得浑身发沉;气血生成不足,身体得不到滋养,自然就没精神,还会出现怕冷又怕热的失衡状态。
针对这种情况,调理的关键在于健脾祛湿、理气和胃,先把脾胃的功能恢复过来,再逐步排出体内的湿浊。我用的方子如下:党参 15 克,炒白术 15 克,茯苓 15 克,炙甘草 6 克,陈皮 9 克,炒白扁豆 12 克,苍术 10 克,炒薏米 15 克,砂仁 6 克(后下),厚朴 9 克。
这个方子党参和炙甘草能补脾胃之气,就像给 “偷懒” 的脾胃加把劲,让它重新有力量工作;炒白术、茯苓、炒白扁豆是健脾祛湿的主力,炒白术能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把湿浊集中起来,茯苓和炒白扁豆则能将这些湿浊运出体外,三者配合,就像给脾胃配备了 清扫队,能把堆积的垃圾一点点清走;苍术和炒薏米的作用更深入,苍术性子偏燥,能钻进筋骨缝隙中,把藏在深处的湿气 “赶” 出来,炒薏米则能顺着湿气排出的路径,将其彻底清除,还不会损伤脾胃;陈皮和厚朴能理气消胀,就像给堵着的胃开了个 “通风口”,让憋在里面的气顺出去,缓解胃胀的感觉;砂仁味道辛香,能唤醒 “沉睡” 的脾胃,让胃口慢慢好起来,而且它性温,能防止其他药材过于寒凉,起到调和的作用。
这个方开始喝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肚子有点咕噜噜响,这是药材在帮助脾胃运化湿浊,属于正常现象,不用紧张。
一般来说,坚持喝个10天左右,胃胀的感觉会减轻不少,不像以前那样总觉得堵得慌;喝半个月后,舌苔会慢慢变薄,嘴里发黏的感觉也会缓解;喝一个月左右,浑身发沉的情况会好转,精神头会足一些,大便也会逐渐成形。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恢复的速度也不一样,得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不能急于求成。
当然,光靠吃药是不够的,必须得动起来。刚开始不用做剧烈运动,每天饭后散散步,走 20 分钟就行,慢慢再增加到 30 分钟,让气血流动起来。饮食上也得调整,肉可以吃,但要适量,多让他吃些冬瓜、丝瓜、山药、小米这些能健脾祛湿的食物,油炸、烧烤、啤酒这些容易生湿的东西,能戒就戒了。
之前有个患者和他情况相似,也是不爱动、爱吃油腻,舌苔厚得像铺了层霜,走几步路就喘。用类似的方子调理了两个多月,加上每天逼着自己去公园快走半小时,现在不光舌苔清爽了,体重减了十来斤,整个人都精神多了,体检指标也恢复了正常。所以只要能坚持调理,配合改变生活习惯,情况肯定会慢慢好转的。中医调理讲究 “千人千方”,面诊才能精准辨证。本文分享的只是相关养生文化与调理思路,绝非用药指导。每个人体质、症状各异,自行用药风险高,切勿盲目效仿或留存药方。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让专业医师对症施治,方为稳妥。
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公众号留言,我为你专业分析
亲爱的各位网友,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公众号的关注。
在交流中,我发现不少朋友面对身体小状况时,不知如何应对,也不了解自身中医辩证类型,存在健康困惑。
现向大家说明:欢迎在留言区留下健康问题,我会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为大家做辩证分析。
但因网络交流限制,无法面对面详细诊断,所以我只能提供辩证思路,不能给出具体用药指导,望理解。
我会每天挑选并回答 几个网友的辩证问题,认真对待每一条留言并详细回复,希望能帮大家了解身体,树立正确健康观念。
本文内容原创,如有转载请标明 “转自中医罗华昌公众号”,侵权必究。最后,希望朋友们再关注《杏仁弘道》及《华康中医综合诊所》两个公众号,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安全证券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